来源:互联网新闻 时间:2020-05-01 06:50
新蓝网9月12日讯 今年4月,他成了平湖市杉清港村的一名驻村治水指导员。短短几个月时间,他用真心换取民心,用爱心接力慈善,用真情排解民忧,用实际行动“驻”进了杉清港村百姓的心窝里,赢得了群众的信任。
他是平湖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,柴继宗。
他挖出了偷排污水大户
4月,柴继宗到了村里后,先投入到了排摸工作中,在较短的时间内,他摸清了全村农户、入驻企业及辖区河道的基本情况。有了这些一手的基本资料,他的工作更加从容自信,经过分门别类、多次走访,疏通思想,很多农户纷纷签下了生猪退养协议。
当然,还有更多的“硬骨头”需要他去啃。村里河道的水质变差已经多年,但是污染源似乎无法确定。柴继宗在多次实地察看当地一家颇具规模的奶牛场后,他隐隐觉得这家奶牛场有问题。于是,他和村干部多次走访。一次,他终于发现了奶牛场正在排放污水的排污口,一股股黑臭的污水正冲入河道,腥臭味扑鼻而来。
此时,这家排污大户多年修炼的“隐身术”露出破绽。面对秘密暴露,这家奶牛场的业主只得立马表态会积极实施整改。最终该奶牛场与一家高资质的污水管网设计公司进行合作,预计投入20余万元整改排污设施。目前,管网、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,该项目将于近期竣工验收。
这家排污大户被揪出之后,柴继宗说:“类似这样偷排而无人知晓的企业,靠一个人紧盯着,暂时会得以治理,但从长远来看,只有排污的源头真正堵住了,污水才不会白治。作为一名治水指导员,更要做好后期跟进工作,提高群众环保意识,动员群众织起一张牢固的治水保障网。”
他选择住在困难群众家
在驻村的日子里,柴继宗发现,不少村民去报销大病医疗保险。细心的他便向村里了解了这些村民的情况,得知村民倪秀中家因病致贫,倪秀中虽然年近6旬,因为生活艰难,依然是全家的顶梁柱,其妻3年前患上了肺癌,大女儿患有智力残疾,小女儿正上初中,85岁的老母亲亦身体欠佳,而倪秀中全年打工的收入不过2万元。柴继宗知道倪秀中家的困难后,他选择入住倪秀中家。
选择住到倪秀中家,柴继宗是为了更好地帮助这户人家。作为驻村指导员,柴继宗每月有千元补助,他便把每月这1000元的补助款给了倪秀中,为这个困难家庭缓解燃眉之急。
杉青港村还有其他几户困难户,其中一些是因病致贫,虽然医疗保障可以报销部分治疗费用,但他们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。柴继宗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他主动拿出了19200元现金,送到了村里的慈善分站,用于困难群众的救助。
说起慷慨解囊,柴继宗说,自己也是农民出身,对于困难户生活上的艰难,他很能体会。
“我们将会把这笔善款用于帮助村里的困难家庭。”该村村委会干部对他的善举很是感动。
他请来了专家义诊队
在走访农户,检查治水实际情况的同时,柴继宗了解到,村民反映存在看病难问题,甚至小病拖成了大病。他把这事记在心头,默默想起了办法。
经过多方联系,在战友的协助下,他找到了嘉兴武警医院,邀请医务人员到村里开展义诊。在他真情感动下,医院同意派出一支由内科、骨科等多名科室骨干组成的专家义诊团队,去新仓镇杉青港村义诊。
义诊活动当天,村委大楼里人头攒动,每位专家前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,专家们忙得不可开交。医生们在一旁忙着义诊,柴继宗则忙着向群众发放保健手册,宣传医疗保健知识。
“早就知道嘉兴武警医院的名气,这次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武警医院知名专家的服务,并且得到免费治疗诊断,真是太感谢他们了。”一位老大爷说到,旁边的大妈补充说:“不愧是部队医院,服务就是周到,他们说的我们记得牢,听得进。”
短短几个月,村民都知道了柴继宗这个驻村指导员。村民们对他的评价多是热心、用心,村支书潘晓华看他尽心尽力为杉青港村办实事,很是赞赏,半开着玩笑说:“希望组织部门考虑考虑,让柴继宗这样的好同志留下来,担任我们的村委书记,把我们村建设成东平湖最美乡村。”